原创 2024年浙江省社会融香港特马资规模增量居全国第二
中新网杭州1月22日电(蓝伊旎)22日,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在杭州召开2024年金融支持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据悉,截至2024年12月末,浙江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22.9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0%;贷款余额为23.79万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浙江社会融资规模新增2.64万亿元,增量居全国第二。
2024年,浙江省金融运行总体呈现“金融要素保障充分,信贷投向重点突出,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特点,为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
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全兴介绍,2024年,该行聚焦“两重”“两新”和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等重点领域,认真贯彻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深入推动一揽子增量货币政策落地,做深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化区域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聚焦降本增效,浙江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在政策利率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下行带动作用下,2024年浙江省一般贷款利率、企业贷款利率分别同比下降0.36、0.33个百分点,为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
过去一年,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指导金融机构有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涉及浙江省房贷2.5万亿元,惠及310万户家庭,每年节约利息支出130亿元左右。
2024年,浙江企业发债融资规模增量显著,浙江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5655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902亿元,同比增长49.7%;科技、绿色、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596亿元,同比增长97.8%。
聚焦结构优化,浙江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2024年,浙江科技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7%,累计发放“浙科贷”近4500亿元,惠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超3.2万家;浙江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7%,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截至11月末,浙江累计发放排污权抵质押贷款922亿元,占全国总额的90%;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2.4个百分点,截至12月末,浙江省普惠小微、涉农贷款余额均居全国首位;数字人民币试点成果丰富,交易规模、场景数量保持全国前列。
与此同时,浙江全力实施支付便利化工程,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满足外籍来华人员、老年人等群体的支付服务需求。比如,浙江设立618个现金服务点,累计兑换“零钱包”277.1万个;浙江支持外币兑换的银行网点达5825家,外币代兑点达429个。
2024年,浙江共发生外卡消费交易60.07万笔,共计12.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63%;外籍来华人员移动支付应用大幅增长,发生交易1492万笔,共计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倍、7.5倍。
此外,浙江聚焦稳外贸稳外资,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截至12月末,浙江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银行达38家,备案优质企业超5000家,成效居全国前列。跨境电商结算渠道不断拓宽,服务跨境电商数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市场采购线上线下“双便利”收结汇优势不断显现,惠及商户4万余家。
2024年,浙江还在全国率先出台汇率避险担保政策,持续优化县域外汇管理服务,落地“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新场景。2024年,浙江跨境人民币结算量2.42万亿元,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有效满足了经营主体在跨境贸易投资中不断增长的人民币需求。
据悉,2025年,浙江将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传导,着力支持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的货币金融环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贡献金融力量。(完)
国泰君安表示,指数有望延续震荡上涨趋势,建议持股待涨为主。在经历了昨日的放量下跌后,今日市场迎来强势修复,个股再次出现普涨行情。几大核心人气方向依旧维持着较高的热度,氢能源受到利好催化迎来大涨,显示目前市场资金较为活跃。另外北向资金近期呈现大幅流入态势,随着市场赚钱效应的显现,后续有望吸引增量资金逐步入市。总体而言当前市场仍处于较为良性的反弹结构之中,预计后续指数有望维持震荡反弹走势,建议继续关注热门板块分化轮动过程中低吸机会。
国盛证券表示,市场年后连续上涨后,随着高位股的分歧,预示着反弹第一阶段结束,判断市场在短期整理后,将开启反弹的第二阶段,等待新市场主线的出现。技术面看,市场或在防守位2930点上方震荡消耗抛压,市场热点或切换到中盘股方向,关注国企改革、大金融、农业、食品、光伏及部分低位题材的补涨需求;操作上,规避年报业绩差的品种,保持仓位控制,适当高低切换。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表示,“总的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不断聚集增多,要增强战胜困难、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