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湾区速评2023澳门正版资料全年免费丨从互信到共享 一张证书背后折射怎样的“湾区共识”?
最近,来自香港的李女士通过获得由珠海市跨境信用协会颁发的“香港居民信用评价证书”,证明自身在香港的优质信用,向内地银行申请个人消费信用贷款,成功获得受理。
港澳同胞来内地生活、创业,便捷的金融往来必不可少。这笔看似“简单”的消费信用贷款,却折射了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合作的新内涵。
“信用”二字值千金,对粤港澳大湾区更是如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的跨境投资空间,稳步拓宽居民相互投资对方金融产品的渠道。无论是消费还是经贸往来,都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的特点,如何将“制度之异”转化为“制度之利”?粤港澳三地要形成共识,更要先有“互信”。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五年多来,《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前海金融30条”、“横琴金融30条”等相关实施方案接续出台,跨境理财通、跨境资产转让、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等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点正是基于粤港澳三地“互信”的基础,才得以顺利落地实施。
此次“香港居民信用评价证书”的顺利颁发,让大湾区金融“互信”更进一步。信用顺利“跨境”,正是粤港澳三地信用互认、市场互认的具体体现。
数据“互认”的背后,有着粤港澳三地合作深化的强劲驱动力。粤港澳三地市场不同,规则不同,粤港澳三地要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体制机制创新“三向奔赴”。驱动力何在?
就在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工程的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相继通车,再加上近年来港珠澳大桥、澳门轻轨横琴线相继开通,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已有“硬联通”的现实基础:2024年,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港澳旅客数量超过了1620万人次,平均每天约有4.44万人次的港澳旅客通过该口岸往返内地。“硬联通”为粤港澳三地进一步深度融合的条件。
不久前举行的粤港深化经贸投资合作交流会上,粤港双方共促成126个经贸合作项目,总金额超千亿元。涉及创新科技、绿色发展、低空经济、文旅体育等多个领域。
不难看出,粤港、粤澳合作重点早已突破早期“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升级为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反映的是粤港澳三地合作逐渐深化,渐入佳境的态势。截至2024年12月,内地驻港企业数量超过2100家,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已超过1400家。合作的“升级”,跨境创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正是推动信用出境、入境,数据“互认”的强大动力。
信用“共享”背后,有着建立大湾区统一大市场的深意。
香港如今是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而广东正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目前广东拥有8个万亿级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7.6万家。全球70%的消费型无人机、40%的智能手机、全国四分之一的新能源汽车和五分之一的集成电路均来自广东。广东拥有超大市场和人口优势,如何与港澳携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共享”超大规模市场,建立跨境统一大市场正是题中之义。
就在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次日,广东明确:将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粤港澳三地综合优势,携手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牵引带动全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纵深,就是深入融合和发展,从金融领域出发,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日益融通的湾区机制,更能从“互信”“互认”中看见一个机制日渐衔接、规则日益对接一体化的“大湾区市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郭翔宇 孔英璘 张莉莉)
乍听上去,“房票”一词颇具年代感。搜索相关历史报道发现,从2005年起就有部分地区尝试给拆迁户发放房票购置新房,后在2015年左右因棚改货币化的浪潮推广开来,并随着2018年棚改的退潮而“隐退”。
9。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服装等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纺织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棉纺织业,打造国家优质棉纱生产基地,提高纺织服装产业促进就业能力。利用现有对二甲苯(PX)产能,打造炼化纺产业链条。支持自贸试验区内纺织服装和电子产品组装、鞋帽皮具、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提升林果、葡萄酒、乳制品等特色产品加工业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打造特色优势品牌。支持新疆承接东部地区出口导向型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链转移,通过整合中亚国家初级产品、欧洲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部件制造能力,打造亚欧大陆产业链合作的重要节点,形成具有新疆特色的产业体系,提高就业吸纳能力。依托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加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力度,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2。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和合作水平。推动在风力发电等领域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持续推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布局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新疆实验室,优化提升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探索与中亚等周边国家在农业、能源、资源、环境、医药健康等领域共建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究中心,搭建集成研究、科技人才交流与培养合作平台。建立中国—中亚等区域创业创新创客基地和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