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酒店退房时间引热议,是时候告别“一刀香港最真正最准资料切”了?
出门旅游住酒店,你会选择几点退房?大部分人的认知,是遵循中午12点左右退房的惯例。不过,这个惯例正在不断被打破。
一方面,越来越多住客向酒店提出要求,希望将退房时间延迟到下午2点甚至更晚;另一方面,部分大型酒店集团为了回馈高级别会员,将退房时间延迟到下午4点。
酒店住客的退房时间,该整齐划一还是弹性灵活?坚持“惯例”派和主张“灵活派”各执一词。
“12点退房”惯例被打破
资深酒店从业者、杉丽酒店集团CEO李连春认为,大部分酒店12点左右退房的规定,有其现实考虑。如需要给酒店一定的时间进行客房清洁与维护、退房和入住时间分开有助于避免高峰时段的客流冲突、设定固定的时间,酒店可以更好地跟踪房间的使用情况,确保房间提前准备好,客人不必在抵达酒店后长时间等候房间就绪,等等。总体而言,这一惯例既平衡了酒店运营的效率,也兼顾了住客体验。同时,部分酒店也可根据少数客人的需求提供更灵活的安排,例如全天候入住或退房时间可选等服务。
但当下的消费者对此并不完全买账。有人提出,部分亲子酒店下午3点才能入住,住客可能还要排队,这样的情况就应该延迟到下午2点退房;还有人提出,消费者花钱住一晚酒店,购买的就是酒店房间的24小时使用权,应该在酒店待满24小时,而不受退房时间惯例的限制。
事实上,关于酒店的退房时间,国外酒店行业基本遵循11点至12点退房的规定,国内则早在2009年就已不再有统一执行的标准。2002年发布的《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第十条规定:“饭店客房收费以‘间/夜’为计算单位(钟点房除外)。按客人住一‘间/夜’计收一天房费:次日12时以后、18时以前办理退房手续者,饭店可以加收半天房费;次日18时以后退房者,饭店可以加收一天房费”。
该规定公布后,很快引发多起消费者投诉。2009年3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当年十大消费维权举措,其中酒店“12时退房”成为中消协要破解的行业潜规则之一。
2009年8月,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公布《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修订版),删去了“中午12时退房,超过12时加收半天房费,超过18时加收1天房费”的规定,其中第十条规定修改为:“饭店应在前厅显著位置明示客房价格和住宿时间结算方法,或者确认已将上述信息用适当方式告知客人。”
这样的表述,意味着统一的退房时间规定被打破。2024年,一起住客延迟退房2小时酒店收半天房费的诉讼中,酒店二审败诉后被要求退还消费者224元,只收取超出的2小时共计44元的延迟费用。
延迟退房博弈将长期存在
对于越来越“卷”的酒店市场而言,灵活的退房时间无疑对住客有利。一些消费者将延迟退房视作对酒店“薅羊毛”的福利,部分酒店也以延迟退房作为吸引住客、提升入住率的手段之一。
对此,旅游酒店行业资深高级经济师赵焕焱认为,酒店在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时期尚可制定并公示约束消费者的规范,而在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下应更多考虑消费者的需求,主动公示支持延迟退房,或者公示“对点24小时入住”的办法,让消费者产生信任感,令酒店扩大影响力、增加竞争力。因此,酒店应根据自身情况对退房时间进行再研究,采取酒店和消费者双赢的最优办法。
但不可忽略的一点是,前后不一的退房时间,必然牵涉到酒店的房间利用率下降的问题。比如有人第一天凌晨入住、第二天凌晨退房,此时并非打扫人员的正常工作时段,就需要有人加班或24小时值班打扫;即使房间及时清理完成,下一名客人也未必同样在凌晨入住,最终导致酒店房间长时段空置等。
理想状态下,酒店方面当然可以承担所有灵活退房带来的人力成本增加、客房利用率降低产生的成本,但“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成本最终仍将反馈到酒店房价上。届时,酒店住客是否愿意因此接受更高的房价?即使酒店不在明面上涨价,但在清扫或其他服务上打折扣,也将是酒店住客“不愿承受之重”。一个参考案例是,灵活度极高的酒店“钟点房”,其单位价格就比按间夜算的酒店房间整体高出不少。
不难发现,酒店从“卷”床垫、枕头、洗衣房、健身房、早餐到“卷”延迟退房,背后是酒店客房总体供大于求、酒店平均房价和出租率下降的严峻现实。来自国联证券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1月19日,中国酒店数量为34.4万家,达到2019年末的102%;客房数1831万间,为2019年末的98%。另据文旅部公布的数据,2024年第二季度全国五星级饭店平均房价601.62元/间夜,同比下降2.7%;平均出租率58.25%,同比下降3.34个百分点。
消费者需要更好更灵活的服务,酒店希望在兼顾成本的同时获取更多客源,在这场有关延迟退房时间的拉锯中,酒店行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仍将长期继续。最终,市场的无形之手将令供求双方找到利益最大化的平衡点。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解放日报 李宝花
[环球网报道]据香港东网11月2日报道,美军第7舰队2日公布称,美国海军神盾驱逐舰“佩拉尔塔”号和加拿大海军护卫舰“渥太华”号1日穿越台湾海峡。
相比之下,中国在做决定时考虑的都是事情本来的是非曲折和必要性。中国对相关对话始终持开放态度,依据的就是有没有必要性,而不是仅仅因为英国国内的一些狭隘表现就赌气拒绝对话,体现的是中国对全人类负责任的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中美欧三大全球性力量最近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问题上作出了各自的努力。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宣布中方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治理中国方案。30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关于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被称为“有史以来政府为推进人工智能安全领域所采取的最重大行动”。此前,白宫首席科学顾问还称赞英国邀请中国参加人工智能峰会是“了不起的主意”。而欧盟酝酿数年之久的《人工智能法案》也进入了最后谈判阶段。